欢迎来到芜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文艺报道

杨四平教授荣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啄木鸟杯”

发布时间:2017-10-16 00:00 浏览次数:

               

               

               

为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国十次文代会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精神,按照中央《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全国性文艺评奖改革方案》中关于“做好文艺评论工作激励”的要求,为有效激励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推动文艺评论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决定从201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该活动涵盖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书法、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杂技、电视共12个艺术门类,每年举办一次,旨在按照中央关于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精神,评选优秀文艺评论作品,激励优秀文艺评论工作者,推进全国文艺评论的创新和繁荣,促进文艺事业健康发展。

芜湖市诗人协会会长、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四平的论文《新诗叙事的诗意生成及其诗学反思》,先是在安徽省文联文艺评论年度推优中荣获一等奖,后经省文联向中国文联推荐参加全国文艺评论年度评优;经过中国文联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专家进行初评和终评,最终被评为优秀作品(不分等次),终评专家推选意见为:“该文聚焦新诗叙事化问题,将“诗歌叙事”历史化与系统化进行深入梳理性阐释,对中国诗歌以抒情为主,忽略叙事性的现状有弥补之功,角度较新,论述完整,有说服力。”这是本年度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论文。陈思和等名家也获得该项奖励。

9月26日,第二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颁奖典礼在中国文联大楼隆重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郭运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庞井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次炤、路侃,光明网总裁兼总编辑杨谷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了颁奖典礼。杨四平教授应邀赴京出席,并从仲呈祥主席手中接过荣誉证书和青铜“啄木鸟杯”。这是杨四平教授继2014年后第二次荣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

据悉,本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自征集通知向社会发布以来,通过中国文联各团体会员、各直属单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各团体会员,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文化处,各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各专业委员会推荐与社会自荐的方式,共征集作品一千余份,经各推荐单位初步筛选,向中国文联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报送了398件作品,其中著作95部,文章303篇。按照推优章程和实施细则规定,最终评选出40件优秀作品,包括著作10部、文章30篇。对于此次获得年度优秀文艺评论的作品,除了结集出版外,还会在中国艺术报上陆续刊登书评、作者访谈和文章观点摘要等;在中国文艺网上开辟优秀作品专栏进行集中推荐宣传。同时,在中国文联主办的各类研讨会、培训班、研修班等方面给予优秀作者更多机会,加大对他们的服务和宣传力度。

 

 附:第二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名单:

(按作者姓氏笔画排序)

  著作类10部:

  王评章:《戏曲本体的尊严与力量——王评章戏剧评论集》

  厉震林:《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述(1979-2015)》

  叶康宁:《风雅之好:明代嘉万年间的书画消费》

  江东:《弱水一瓢——舞理的寻觅与所得》

  江腊生:《新世纪农民工书写研究》

  何小平:《沈从文文学人类学思想研究》

  岳凯华:《外籍汉译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胡疆锋:《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表征与透视》

  傅守祥:《欢乐诗学——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与文化嬗变》

  蔡家园:《重建我们的文学理想》

  文章类30篇:

  丁晓平:《捡了故事,丢了历史——谈谈今天我们如何避免误读历史》

  于文秀:《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萧红书写》

  于洋:《唯拓展方能超越——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内涵范畴及其未来机遇》

  王新:《中国文人画的音乐韵律及境界研究》

  古大勇:《经典的另种“面貌”——四十年来台湾学者新文学史著中的“鲁郭茅巴老曹”书写》

  丛文俊:《传统书法审美参照系初论》

  刘春:《脱离与沉浸——舞蹈剧场中前沿科技创作观念探索》

  刘艳:《无法安慰的安慰书——从北村<安慰书>看先锋文学的转型》

  孙光圻:《都市评弹的魅力:原创中篇评弹<林徽因>赏析》

  孙桂荣:《非虚构写作的文体边界与价值隐忧——从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奖”谈起》

  李永东:《半殖民地中国“假洋鬼子”的文学构型》

  李红艳:《戏剧创作地域题材应降温》

  李雪:《文学批评也有“自己的宇宙”——谈李健吾文学批评的时代意义》

  杨四平:《新诗叙事的诗意生成及其诗学反思》

  杨光祖:《西部文学:西部,还是文学?——论西部文学及其走出西部的可能性》

  杨勇:《书法批评:在焦虑与困境中索解》

  吴卫民:《民族·香火·长河——话剧<淮河新娘>的舞台意象》

  张金尧、苏米尔:《VR影像叙事:一场全球新时空的审美之旅》

  陈思和:《豪放舞台婉约声——淮剧<半纸春光>观后》

  金雅:《论美情》

  赵东川:《2016:全球化视野下的动画之思》

  赵建新:《守住地方戏最后的桥头堡——以蛤蟆嗡为例谈基层院团在传承保护地方戏中的作用》

  胡晓军:《当代戏曲,终将拿出自己的好戏——“戏曲·呼吸”2016上海小剧场戏曲节随感》

  秦兰珺:《互动和故事:VR的叙事生态学》

  郭必恒:《民族艺术理论中的气韵观的源起与演化》

  黄怀璞、李睿:《电视剧<淬火成钢>的史诗品格》

  黄波:《警惕戏剧的“僵化”倾向——评话剧<朝天门>的艺术创作与戏剧审美观》

  盖琪:《“网络综艺”当前价值症候探析》

  蒋述卓、李石:《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艺评论视角的转换与演变》

  傅强:《悲剧意识的觉醒与悲剧精神的建构——21世纪初年军旅长篇小说的审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