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芜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文艺报道

芜湖文史|鸠兹文化探析

来源:市文联 发布时间:2024-11-12 11:37 浏览次数:

芜湖市文联课题组


摘要:芜湖古名“鸠兹”,春秋建邑,迄今已有2500多年建置史。本文就“鸠兹”得名由来,“鸠兹之战”,古鸠兹邑所辖范围以及“鸠”为何物,“兹”是什么意思,“鸠图腾”与“凤图腾”的关系,鸠兹广场雕塑“鸠顶泽瑞”的文化表征与涵义,鸠兹文化的文脉传承及核心要义等,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并赴实地考察,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鸠兹邑  鸠兹之战  鸠图腾  鸠兹文化


1 “鸠兹”一名最早见诸于吴楚鸠兹之战

《春秋左传·襄公三年》:“三年春,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至于衡山。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其能免者,组甲八十、被练三百而已。子重归,既饮至。三日,吴人伐楚,取驾。驾,良邑也。邓廖,亦楚之良也。君子谓:‘子重于是役也,所获不如所亡。’楚人以是咎子重。子重病之,遂遇心病而卒。”

这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鸠兹”得名,源自于春秋时期吴楚两国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

春秋中晚期,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创建的吴国经过不懈努力,发展成为长江下游地区实力最强的国家。当时中原北方的晋国与江汉流域的楚国为了争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展开激烈较量。为了削弱楚国的势力,周简王二年(公元前584年),晋景公派遣遭受楚国迫害逃亡在晋的楚国大夫申公巫臣前往吴国,游说吴王寿梦,联晋抗楚。巫臣不辱使命,不仅顺利完成这一政治性很强的外交任务,而且还向吴军传授使用战车及排兵布阵之法,使得吴军的战斗力有了很大提高。

晋国“联吴抗楚”的建议,与吴王寿梦西向夺取楚国势力范围的企图不谋而合。时隔不久,吴国通过一连串的武力征讨,将原本归附于楚国的东方蛮夷(如舒鸠国等)纳入其控制之下。吴国因此而国力大增,版图也扩大了许多,与中原各国之间的交往变得十分密切,成为楚国的一支劲敌。

周灵王二年,也就是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年)春,为了遏制吴国势力西向蔓延,楚共王派遣楚国令尹子重率精兵攻打吴国,意欲首先夺取吴国西部重镇鸠兹邑,然后直捣吴国首都梅里,把眼中钉肉中刺的吴国彻底干净地消灭掉。此攸关重要的关键性一役,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鸠兹之战”,被记录在《春秋左传》。

由于鸠兹之战的重要,战术打法又很奇特,被载入由中国军事科学院编写的《中国军事史》。

子重的伐吴大军从楚国浩浩荡荡出发,一连打了好几个胜仗,遇到的吴国守军不是弃阵地而逃就是举手投降,不堪一击。其实这正是吴王寿梦“诱敌深入”的计谋,子重不知是计,反而十分得意。当到了鸠兹邑境内的衡山看不到一点抵抗的迹象,便误以为衡山守军又像前几处一样,早已望风逃逸。杀鸡焉用宰牛刀,子重命大将邓廖率领穿组甲的士兵300人(“组甲三百”)、穿被练的士兵3000人(“被练三千”)做为前锋,继续向吴地纵深挺进。自己则暂回国内小作休整,待邓廖拿下鸠兹邑以后,兵临梅里城下,再行出马。

据考证,“组甲”是用丝带连结皮革或是铁片制成的铠甲;“被练”是用煮熟的生丝穿甲片制成的甲衣,古代两种战甲的名称。春秋时期,“甲士”与“徒卒”有所区别,穿铠甲或是甲衣的“甲士”(士兵)通常为全军精锐,而“徒卒”只是一般步兵。当邓廖率领这支由楚军精锐组成的部队开到鸠兹邑境内衡山,早已埋伏在此的吴国军队在吴王寿梦指挥下,一声号令,突然从楚军一侧杀出,拦腰截断楚军,把楚军分割成两段,造成楚军首尾不能相顾。然后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将楚军杀得个落花流水,丢盔弃甲,溃不成军。结果邓廖精锐部队的300名组甲(兵)只剩下80名,3000名被练(兵)也只剩下300名。勉强逃生(“其能免者,组甲八十、被练三百而已”),其余均死的死降的降,主将邓廖也被生擒活捉(“获邓廖”),当上吴国俘虏。

而在此时,子重却一点也不知情,以为胜券在握,继续在官邸内饮酒作乐。不出三日,忽然战报传来,邓廖所率精锐惨遭全军覆没,鸠兹邑不光没有被克下,反而被吴军乘胜追击,一举攻占了楚国东部重镇驾邑(今芜湖市所辖无为县境内),为鸠兹之战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也是给楚军特别是给予子重一个极大的讽刺,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不久子重在楚国朝野上下一片指责声中,大病一场,郁郁死去(“楚人以是咎子重。子重病之,遂遇心病而卒”)。

时隔2200年以后,清朝康熙皇帝在读到《左传》这处地方的时候,大发感慨:“吴楚争强自此始”(清光绪年间《钦定春秋传说汇篆》)。也就是说鸠兹邑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吴胜楚败,从此拉开了吴楚之战的序幕,标志着吴国与楚国抗衡争强的开始。

子重,春秋时期楚国令尹,芈姓,熊氏,名婴齐,字子重。楚穆王的儿子,楚庄王的弟弟。楚共王时,担任楚国令尹。

令尹这一职务,为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设立的最高官衔,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楚国派出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去攻打吴国,原本指望取得伐吴成功,不料却败在鸠兹之战的鸠兹邑境内衡山。从此吴楚两国之间的战局得到阶段性扭转,楚军再也不敢轻易冒犯吴国。

衡山,即是“横山”,又称“横望山”,因四望皆横而得山名。位于今芜湖市毗邻之马鞍山市当涂县境内,古代辖属鸠兹邑。其山势威严,横列若屏障,方圆百余里,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当年吴王寿梦就是选择于此设下伏兵,一举歼灭楚军精锐,取得鸠兹之战重大胜利。同时也使吴国由水战优势转为陆战(在巫臣的指导训练下),经受了一次实战考验,迈出可喜的一大步。

此时正是晋悼公雄霸中原的时代,楚国在北面十分艰难地与晋国抗衡,无力继续发动对吴国的征伐。到了公元前561年,一代雄主吴王寿梦去世,局势才似乎有所改变。

吴王寿梦是吴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在他统治的25年中,吴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国一跃而成为举足轻重的军事强国,其陪都鸠兹邑也相应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吴国西部边陲重镇首邑。又因鸠兹之战取得重大胜利,令世人刮目相看。

吴王寿梦去世以后,楚国自恃少了一个强敌,先后又取道鸠兹邑,发动了两次征伐吴国的战争。一次是公元前537年的鸠兹“鹊岸之战”,另一次是公元前525年的鸠兹“长岸之战”,两次战争都以吴胜楚败而告结束。

这两次战事,在《军事辞海》等文献资料中都有记载。

楚灵王四年,也就是吴王馀祭十一年(公元前537年),楚国与其侯国蔡、陈、许、顿、沈、徐、越等联合攻打吴国,吴军出兵迎战,在鸠兹邑境内的鹊岸(今铜陵及繁昌狄港板子矶一带)将楚国联军击败,史称鸠兹“鹊岸之战”。

楚景王二十年,也就是吴王僚二年(公元前525年),楚国又向吴国开战,吴王僚命令自己的儿子公子光迎战,公子光率领吴国舟师沿江(今长江)逆水而上,与楚国令尹子瑕的舟师相遇,双方在鸠兹邑的长岸(今芜湖市境内天门山一带水面)进行了一场血战。

水战是吴国的强项,吴国很快便将楚国大将司马子鱼杀死。楚国舟师奋力反击,又将吴军打败,并缴获了吴王僚的乘船,也就是“余皇号”旗舰,派兵将严加看守。吴军主帅公子光为了夺回“余皇号”,派了3名敢死队员,潜伏在“余皇号”附近,做为内应。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发起袭击,高呼:“余皇!”“余皇!”潜伏在附近的吴军敢死队员轮流高声应答,楚军误以为吴军攻进水营,一时大乱。吴军乘势发起攻击,夺回“余皇号”旗舰,大败楚国舟师。

长岸之战是中国古代水战史上,最早详细记载水战经过的一则战例。

《左传·昭公十七年》:“战于长岸,……大败吴师,获其乘船‘余皇’”。

长岸之战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编队水战,标志着中国战争形式和战术运用的重大进步。


2 鸠兹邑是春秋时期吴国首邑

自鸠兹“长岸之战”后,楚国再也没有胆量和军事能力取道鸠兹邑攻打吴国,鸠兹邑成为守卫吴国防范楚国入侵的坚强堡垒。

据考证,鸠兹邑建置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泰伯于东海之滨的湿地(鸠薮之地)建立起勾吴王国,便已经有了邑制。由于所处战略地位重要,与勾吴王国一开始建都的都城梅里相距很近,犄陪都之势,便按国名“鸠(勾)吴”,冠之以“鸠”,得邑名“鸠兹”。

因古代(现代亦是如此)吴地一带“鸠”、“勾”发音不分,故“勾吴”又被叫做“鸠吴”,“勾践”又名“鸠浅”。以此类推,“鸠兹”有时候又被叫做“勾兹”,或“祝(祝鸠)兹”、“皋夷”(生活在岗丘高地上的东夷氏族)等。

关于“邑”,《说文》解释为:“邑,国也。”《左传》:“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敝邑’。”这里的“邑”,当然指的是王国下面的侯国(国在古代为王侯的封地),相当于后来国家下面的省,或是省下面的府,府下面的县。

与鸠兹邑同一时期,也有一个冠以“鸠”名的邑制(侯国),位于长江北岸,叫做“舒鸠”(今安徽舒城一带)。时为江淮流域众多侯国中较为强大的侯国之一,大言不惭地称之为“舒鸠国”,简称“鸠国”。

古代鸠兹邑所辖范围甚广,据有关资料记载:“芜湖县府西南六十五里,西至庐州府无为州百三十里,西南至宁国府南陵县百十里,春秋时为吴之鸠兹邑。”(清《二十一史方舆纪要》)

其实根据史料考证,古代鸠兹邑所辖属地范围,远不止以上所说这些地域。

湖北荆州《今县释名》:“汉置松兹县,在庐江郡,此县地为汉南郡之高成县。东晋咸康中,以庐江郡松兹县流民,避兵至此,乃侨置此。古今地名云,荆州松滋县,古鸠兹地,按古鸠兹邑,在今芜湖县。”

这段史料透露出来一个信息,即是庐江郡松兹县曾属“古鸠兹地”所辖,极有可能侨置到湖北荆州以后,仍辖属鸠兹邑。

今湖北省罗城县一带,春秋时期也曾辖属鸠兹邑。民国年间,当地考古人员在该县九资河出土发掘一块《鸠兹碑》,直呼鸠兹邑为“鸠兹国”。

通过鸠兹之战的战事记载,既然公元前570年便有了“鸠兹”邑名的出现并记录在《春秋左传》,说明此前就已经有了鸠兹邑的建置。考证推断应为吴国初立国的时候,亦即公元前585年(周简王姬夷元年、吴寿梦元年),也就是鲁成公六年,距2013年已是有近2600年。

关于“邑”的解释,古代又有指一般城市,“大曰都,小曰邑”。也有作为县的别称,且有解释为部落、村落。《说文》:“土肥美,背山向海,宜五谷,善田种,有邑落长帅”。

古鸠兹邑最先是从部落或村落兴起,尔后人越聚(鸠)集越多,部落或村落越发展规模越大。到了春秋时期,勾吴立国(吴国先称“勾吴”,鸠兹也曾称过“勾兹”),鸠兹属吴地,邑便成为封地建置。也就是行政区划的概念,不再是小小的部落或是村落,俨然为一侯国建置规模。

古鸠兹邑“东控勾吴,南连荆楚”,“踞中江(古长江下游南岸重要运输通道)要津”(《芜湖县志》),为交通枢纽要地,往来货运方便,十分繁盛。

勾吴初立国(公元前585年)时,建都太湖之滨的梅里,鸠兹邑与之相距很近,成犄角之势,“偏都”一方,对鸠兹邑的建设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公元前570年发生的那场鸠兹之战,楚国令尹子重只要衡山一战无恙,便可克下鸠兹,趟过中江,直捣吴国都城梅里,取得伐吴全胜。当然,这一仗最后以楚国战败而告终,目的未能达到。

可以想见,当年这场战争所耗费的人力财力有多大,鸠兹如果是一般小邑村落,又怎么能承受得起?

公元前514年,吴国从梅里迁都姑苏,即今苏州市,鸠兹邑遂失去“偏都”优势,发展相对有所滞弱。

公元前472年,吴国被越国灭,鸠兹邑属越国。

公元前334年,楚国又灭掉越国,鸠兹邑属楚国。据《楚文化志》记载,楚国“收取灭国城邑吴城22座”,除吴都和吴别都城5座外,“其他城邑17座”,鸠兹位列吴(越)国17邑之首。可见鸠兹邑在楚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要,鸠兹之战在楚国人心头划下的伤痕有多深,好不容易才在越国人帮助下报了“一箭之仇”。

公元前221年,秦灭楚,统一中国,分设天下36郡,鸠兹邑作为建置留存,属鄣郡(后改为丹阳郡)。直到公元前109年,汉设郡县制,“鸠兹”易名“芜湖”,改为县建置(汉代设县仍为侯国建置),治所在鸠兹故城。

据《汉书》记载,西汉元朔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28年,汉武帝将芜湖作为丹阳候刘敢的封地,这是芜湖最早出现在史册上的记载。刘敢死后,土地收归国有,公元前109年,芜湖作为县名被正式载入国家地理。

公元233年,芜湖县迁治所在今市区鸡毛山高地,于是“古鸠兹旧治再未复用”(《芜湖县志》),惟留下鸠兹故址(今芜湖县花桥镇黄池村境内),春秋时期建造的一座土城,当地百姓称之为“楚王城”,供人凭吊瞻仰。历经2500多年风雨剥蚀无毁,成为历史见证,诉说往事辉煌……


3 “鸠”是以鸠鸟为原型的文化图腾

鸠,《辞海》解释为“鸠鸽科部分种类的通称”。

除鸽类外,目前所能发现以“鸠”为名称的鸠鸟有13种之多,如绿鸠、南鸠、鹃鸠、斑鸠、雎鸠、鹁鸠、祝鸠……等。在鸟类众多家族中,算得上是“人丁”兴旺。

而这些以“鸠”命名的鸟类,其中有不少并不属于“鸠鸽科”,如“鹰科”、“鹗科”等,都有。林林总总,非常地多,很难说得清它们究竟属于哪一科哪一种哪一类。

庞大的鸠鸟家族,有机形成立体排列组合:飞得最高的,有来鸠(鹰)、祝鸠(隼、雕);水陆两栖的,有雎鸠(鹗)、鹁鸠(俗称水鹁鸪);余者居其中。

为什么会出现一“鸠”多种多类“鸠鸟”的情况,有关专家认为,在古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没有对生物建立科学的分类体系,不可能对诸如“鸠”之类的鸟分纲、目、科、属、种,只能统而称之。

由于这些飞来飞去的鸟发出“啾、啾、啾”的叫声,“啾”演变为“鸠”,便将其称之为“鸠鸟”。

尽管如此,鸠鸟再多也还有一个共同属性,即凡是被称作“鸠”的鸟,大多生长生活在湖沼泽地一带。所谓“鸠薮泽”,便指的是以“鸠”为计量单位,划出一片湖沼泽地(薮泽),按古代“井田制”计算法,“一夫百亩,九夫为鸠”,“鸠薮泽”也就是方圆九百亩“薮泽之地”的意思。大抵便是鸠鸟振翅一飞,所能活动覆盖的范围。

“鸠”从鸠鸟引申开来,还有鸠集、聚集的意思。

有鸠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无论是从水上来、空中来、陆地来,大家生活在一起(薮泽),和睦相处,共谋繁荣,祥和安定,多么富于哲理的一幅文化图景。

想象开来,又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多么壮观。

关于“兹”,《辞海》解释不仅是“在这里”和“现在”等多种意思,还与“玄”字相通。

古代“兹”、“玄”同音,字义也是作“玄”字解释。

玄,“带赤的黑色,也指高空的深青色,引申为幽远,以及玄妙、玄虚。”乃至作“精神性的宇宙本体”解释。(《辞海》)

古代神话传说中天空飞来玄鸟,所产鸟卵被殷商始祖契的母亲简狄吞食,生下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视为神圣。

当古代(远可上溯至春秋以前)还没有把“兹”做为“在这里”和“现在”字义解释的时候,“鸠兹”是不能简单理解为“鸠在这里”,或是“鸠在此处”的意思。

“鸠”既然是鸟,无论高空水中陆地,长着翅膀总是要飞,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芜湖县志》对“鸠兹”解释有“鸠鸟云集”的说法,即是天空中大批大批的鸠鸟,如同云彩般飞翔聚集而来,是一种动态。

“鸠兹”的“兹”如作“玄”字解释,便很能与“鸠”字搭配组词。从文学角度来看,也很美:幽远的天空,深青色的天空;一群又一群的鸠鸟,如同云彩一般飞来,铺天盖日地飞来,它们把天空都快要染成赤黑色……那是一种多么精美绝伦的语境。

古代长江流域一带,尤其地处“薮泽”的鸠兹邑,人们以种植稻米为生,那时候的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靠野生种植,大自然赐予,对于灭害虫除杂草之类基本上处于束手无策。这种时候,神奇出现了,铺天盖日般的鸟(鸠)飞了过来,它们“啄食害虫,清除杂草,踩溶泥土,有力地促进禾苗生长,起到耘田作用,保证了稻谷的丰收”。

但鸟毕竟不是人,鸠鸟再神奇也没有人的悟性,当人们不需要或是并不怎么需要的时候,鸠鸟却很不合时宜地成群结队地飞来;而当人们需要的时候,比如松泥土、除杂草、捉害虫以及捕鱼等,却迟迟未见到来,或者来了一下又飞走,什么作用也起不了。于是,人们便想出一个办法,采取祭祀的形式,对鸠鸟发出召唤,需要的时候让它们飞来,不需要的时候就让离开。

由于这种祭祀召唤发出的是一种“啰——啰——”的呼唤,“啰”、“傩”同音,人们便把这种祭祀形式叫做“傩”,或“大傩”。后来又把这种祭祀形式演变为傩戏,以及傩舞、傩歌等。演傩戏闹开场的时候,全体演员站成一排,对着天空大声呼唤,声音越大越好,越洪亮越有精气神:“啰(傩)……”

其傩戏、傩舞、傩歌等,在古鸠兹邑一带十分普及,至今皖南很多地方仍保留着不少傩戏剧目,经常参加一些文艺演出,被称作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于是古人便以为这些鸟(鸠)是天神的使者,是上天派它们下来助人耕耘,保佑农业丰收的神鸟。在古人原始思维中,鸠鸟便显得“玄而又玄”,威力无比,天地万物之精灵,而对之图腾崇拜。

图腾,是上古时代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与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图腾崇拜产生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

原始人群体大多采用实际生活中的动物,如马、牛、羊、狮、虎、狼等兽类及各种各样的鸟类,作为本氏族部落的图腾。

《山海经》:“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处璇官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时有神童,容貌绝俗,称为白帝之子。降乎水际,与皇娥燕戏,奏便娟之乐,游漾忘归……帝子与皇娥泛于海上,刻玉为鸠,置于表端。”

少昊的母亲皇娥,当她还是少女的时候,夜间在玉宫里纺织锦缎布匹,白天乘坐木筏在茫茫大海上漫游。这一天,皇娥在漫游中遇到了英俊潇洒的神童,“白帝之子”,二人一见如故,皇娥便与这位神童一道,乘坐着木筏,在海上嬉戏玩耍,尽云雨之欢,乐而忘返。

白帝之子与皇娥泛舟海上,他们用玉石雕刻成一只精致的鸠鸟,装饰在旗杆的顶端。

古人认为,鸠与鹰互变,有时候鸠变成鹰,有时候鹰又变成鸠。白帝之子氏族部落图腾是鹰,而皇娥是以鸠鸟作为本氏族的图腾崇拜。以鹰为图腾的白帝氏族和以鸠为图腾的皇娥氏族相亲相爱,结为连理,诞生了少昊。按照当时的氏族社会通例,子女从母,以母亲的图腾作为自己的图腾,鸠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少昊氏族的图腾符号。

鸠“置于表端”,具有图腾柱的性质。这也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我国第一例图腾崇拜的图腾柱,鸠图腾。

又据考证认为,当时的“呣鸠”(《山海经》记载)即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布谷鸟”,此鸟“谷雨鸣,夏至止”,民间以为是一种候鸟。白帝之子与皇娥二人将鸠鸟立于表端,同时也是为了掌握天气物候节令变化,以便农耕。

关于古代氏族部落对鸟图腾及鸠图腾的崇拜,《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郯国的郯子对鲁国昭子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可以说明。

郯子曰:“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者也;雎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百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

现代著名学者傅斯年在他的《中国古代鸟图腾氏族考》书中指出:“从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见地来看这段材料,郯子所说的这许多鸟官,皆是古代鸟图腾部落的名字。因为根本上这些鸟名并不是真鸟,而是氏族之名,并且是官名,正合于氏族社会的人以鸟为图腾,并以鸟为族名或官名的通例。”

鸠分五类,少昊又把“五鸠”中的祝鸠、雎鸠、鸤鸠、爽鸠、鹘鸠,分别命名为五位主要大臣。

春秋时期,吴泰伯在东海之滨的“鸠薮之地”建立起一个诸侯王国,其名称便是用鸠鸟命名,称做“鸠吴”。

《史记》:“泰伯立国,自号勾吴。”记述的就是这段由鸠图腾引出的历史,其“勾吴”亦即“鸠吴”。

大约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居住在中国北方泾水和渭水一带的姬姓部落,在古公亶父的统治下,变得日益强大,于是发动起对商王朝的进攻。为了使父亲的愿望早日实现,同时也是为了使姬姓部落将来统治的版图面积更大,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主动放弃对王位的继承(也有说是泰伯因与父亲古公亶父意见不合,被迫潜行),带领着一支队伍进行战略性远征。

泰伯的队伍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往东进发,一直到被大海挡住了去路,才停下继续远征的脚步。在被称作是“荆蛮之地”的江南湿地,建立起又一强大的诸侯王国,勾吴国。泰伯与当地土著人一道,狩猎生产、传播文化。通过观察他发现,经常有成群结队的鸟(鸠)铺天盖日般飞来。这些鸟飞来以后,有的在水边捕鱼,有的在陆地啄草,捕鱼的鸟把没有吞食下去的鱼给了水上打鱼的狩猎者;啄草的鸟把地里的杂草清除干净,土地踩得松软,甚至把稻谷上的虫子也吃掉,帮了种庄稼农夫不少的忙。这些鸟飞到哪里,哪里打鱼的狩猎者和种庄稼的农夫就发出一片欢呼,发自内心的欢迎。泰伯看到这种情形,非常高兴,于是自己带头,又让这一带百姓把头上的头发剪短,剪成像鸟的头冠那样,身上刺成像鸟羽毛那样美丽的花纹,当人和鸟聚集在一起,远远看上去都分辨不出哪是鸟,哪是人,相生共处、其乐融融。

于是,一个以鸠鸟为名称的诸侯王国,便在东海之滨的鸠薮之地建成。

把鸠图腾的“鸠”列为诸侯王国的国号,吴泰伯堪称史上第一人。尽管期间也有以鸠鸟命为国名,如鸠兹国、舒鸠国、爽鸠国等,但那些都只不过是侯国,与诸侯王国的吴国还是有所区别的。

另有一位诸侯王国的国君,甚至将鸠图腾的“鸠”作为自己的姓氏,他就是春秋时期以“卧薪尝胆”之策战败敌国,夺取天下的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又名“鸠浅”,这是上世纪60年代发掘出土80年代始考证出来一把宝剑的剑身铭文上,“越王鸠浅自乍(作)用剑”8个鸟篆字上所发现。

公元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江陵出土一把保存完好的宝剑,出土的时候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剑身布满黑色菱形花纹,纹饰清晰精美,剑格两面铸有花纹,分别嵌有蓝色玻璃与绿松石。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同心圆,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共8个字,虽经专家仔细辨认,并送到北京呈请考古大师郭沫若帮助辨认,也只认出8个字当中的“越王用剑”4个字,另外4个字始终辨认不出,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被古文字学家辨认出来是“鸠浅自乍”。其中的“乍”字,专家考证为通假字“作”字,连起来读便是,“越王鸠浅自乍(作)用剑”,即是越王勾践特意让人制作的一把自己随身使用的宝剑,“王者之剑”。

由这把“王者之剑”,经有关专家考证,勾践又名“鸠浅”。皆因吴地一带“勾”、“鸠”读音相同是故;越王勾践的“践”,又与“浅”音相同。

千古之谜,终于尘埃落定,真相大白,原来越王勾践也姓“鸠”,鸠图腾的图腾崇拜者,“鸠民”的后人。


4 鸠图腾属于凤凰图腾组成部分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在华夏文明众多文化图腾中有两大主流图腾,即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龙图腾和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凤图腾。因古代黄河流域多以畜牧业为主,马及与马差不多形象的蹄类动物在畜牧业中占主导地位,故龙图腾的基本原型是马;长江流域多以稻米种植业为主,鸟在催耕助耕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被人们看作神奇,视为神圣,所以凤图腾的基本原型便是鸟。

最早提出 “龙图腾”和“凤图腾”说法的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在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写道:“就最早的意义而论,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

闻一多还在他的《伏羲考》文章中指出,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当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其形象大体为牛头、豕鼻、鹿角、马鬣、蛇躯、鳞身、鳄棘、鱼尾、鹰爪、鼍足。能水中游、云中飞、陆上行,能呼风唤雨、行云播雾、司掌旱涝。”

这样一种神异之物,自然界当中显然不曾有过,也绝对不可能实有。

同样如此,凤图腾的凤凰也是不存在于生物界的某种具象动物,只是一种虚拟生物,是人们对各种自然和物理现象幻化糅合而成的生命景象。

凤凰的早期形象广泛见诸于远古文化,比龙的形象更为具体、明确、丰富。

《山海经》:“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

《论文》:“凤之象也,鸿前麟后,鹳颡鸳思,龙文龟背,燕颌鸡啄,五色备举。”

《帝王世纪》:“黄帝服斋于中宫,坐于元扈洛上,乃有大鸟,鸡头,燕喙,蛇头,龙形,麟翼、鱼尾、状如鹤,体备五色,三文成字。首文曰顺德,背文曰信义,膺文曰仁智。不食生虫,不履生草,或止帝之东园,或巢阿阁。其饮食也,必自歌舞音如箫笙。”

《庄子》:“南方有鸟,取名为凤,所居积石千里,天为生食,其树名琼枝,高百仞……”

凤凰是新石器时代以来,由火、太阳和各种鸟类复合而成的部族图腾。其形象大体是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鹳颈鸳思,燕颔鸡喙,人目鸭耳,鹤足鹰爪,龙文龟身。具有鸿雁、麒麟、蛇、鱼、龙、龟、燕、鸡等虫、鸟、兽等类图腾的复合特征。其复合形象早已融入在人们理想之中,复合意义也由平面向立体转化。

有关专家把远古时期的中国凤鸟形象,分为四大区系:

一是南凤区系,主要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凤鸟,包括崧泽文化、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所遗存的原始凤鸟形象,专家考证为鹑鸡类。

因芜湖即古鸠兹邑在汉以前为东海的出海口,沧海桑田,后出海口渐移至镇江、上海的吴淞口,虽这一带同样属于长江流域,但与图腾学中“长江中下游地区”还是有着一定区别,故不属于南凤区系。

二是西凤区系,主要指黄河中上游地区以及川、藏、云贵地区为中心的凤鸟,包括大地湾一期文化(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巴蜀文化、滇越铜鼓文化等遗存的原始凤鸟形象,考证为骏鸟类天翟类。

三是北凤区系,主要指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所遗存的原始凤鸟形象。

四是东凤区系,也就是鸠兹邑所属凤凰图腾区系,其主要是指以黄河下游和淮河流域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凤鸟,包括江苏连云港云台山一带原始岩画,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中所遗存的原始凤鸟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凤区系的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原始岩画上,其凤鸟形象除鹰鸮外,有的凤鸟形象头部刻划的还是鸠鸟的头。鉴于此,有关专家便在东凤区系鹰鸮类后面,又加上鸠鸟类,即东凤区系的原始凤鸟形象为鹰鸮类、鸠鸟类。

也就是说鸠图腾为凤凰图腾组成部分,属于东凤区系。

将军崖原始岩画位于连云港市锦屏山南麓,是以石器敲凿磨制而成的原始岩画。有关专家考证认为,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所发现最古老的岩画,也是惟一一幅反映农业部落原始崇拜内容的岩画。距今大约有4000多年历史,被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天书”,向人们传递着鸠图腾的古老信息。

凤凰在远古时代是阳性的象征,谓之“阳鸟”。随着封建社会的日益成熟和天子与龙关系的固定化,凤凰由此而成了龙的配偶和附属品,不能不说是图腾学中的一大遗憾。而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尤为重要的还是凤凰鸟象征着灵魂,不仅意味着灵魂可以升天,而且还意味着再生。

凤凰涅槃,是说凤凰燃起的烈火将腐朽焚毁,为着新世界、新生命的诞生展示了坚定果敢的无畏精神。

可以这么说,无论是在先民的心目中还是现代炎黄子孙的灵魂深处,凤凰都是华夏文明品质的象征,映照着华夏文明品质的精髓。

凤凰由实而虚,由单一而复合,由美丽而和谐的意蕴,作为华夏民族一种重要文化,已经是一种符号,一种观念,一种情绪的抽象化。

而鸠鸟作为凤凰图腾所属东凤区系组成部分的鸠图腾原型,同样具备凤凰的所有象征品质与精髓。


5 历代对“鸠兹”的讴歌赞美

“鸠”之神奇魅力以及“鸠兹”的深厚底蕴,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被历代赞美传诵。如中国现存最早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篇《关雎》就写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屈原著名的骚体诗《离骚》,有“雄鸠之鸣”佳句。

宋玉《高唐赋》,有“王雎鹂黄,正冥楚鸠(“王雎”也是鸠)”的美好描述。

另外古代《山海经》还多处写到“鸠”,其中“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名曰精卫。”不少著文认为,其“精卫鸟”指的就是鸠鸟。

《后汉书·礼仪志中》还特别记载了汉高祖刘邦因感鸠鸟救逸之恩,得汉一统天下后,命以鸠鸟为饰,制作“鸠杖”,赐给年70岁以上老人,以示尊重。

至于“鸠兹”虽然作为古邑名出现,前后也不过460多年,而且“不复再用”,逾2100多年过去,后人一直都没有把它忘记。如被称作“桐城学派三祖”之一的清代诗人姚鼐,其脍炙人口的《过芜湖》诗中,地名不以“芜湖”出现,独写“鸠兹”:

不见春江际,  安知路所经。

还随烟外席,  时逗岸边亭。

鹊尾云弥白,  鸠兹山渐清。

更投前港宿,  雨势复冥冥。

清代大学问家、《明史》纂修官施闰章在《雨泊芜江》诗中写道:

鸠兹烟水地,  春尽重淹留。

皎月何时见,  孤帆永夜愁。

涨江来楚蜀,  寒夜动林邱。

谢眺青山近,  凄凄暮草秋。

施闰章又在《寄伟长芜湖客舍》一诗中写道:

鸠兹烽火万家残,旅食僧庐百计难。

断云送雁衔芦远,哀壑惊鸟绕树寒。

宅倚旧山归未得,心期流水向谁弹。

吏拙自嫌愁太甚,新诗寄尔避人看。

清代诗人、官至刑部尚书王士祯在《江行望识舟亭》诗中写道:

鸠兹北面识舟亭,天际归帆望杳冥。

松竹阴中孤塔白,楼台缺处数峰青。

赭山人去生春草,江水潮回没旧汀。

更忆于湖玩鞭迹,吴波不动客扬舲。

近代芜湖学者汤圣侣撰《范罗山赋》,首句便直书:“郡好姑孰,邑鸣鸠渚;东控勾吴,南连荆楚……”

历代以“鸠”以及“鸠兹”为题的著名诗文很多,不再一一列述。

与“鸠”之神奇魅力以及“鸠兹”的深厚文化底蕴相比,历代留传下来的佳句绝章似乎还少了点,远不能适应其文化品位及其厚力。这当中有一个重要历史原因就是,古鸠兹邑属吴楚置地,吴楚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楚被秦灭,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文化破坏政策,对宣传吴楚文化的一些文字和书籍进行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鸠” 和“鸠兹”自然也在劫难逃。所以对于曾经十分辉煌,产生过重要影响的“鸠”文化及鸠兹邑史,还需要我们深入发掘研究,进一步弘扬传承。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人民需要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的原动力,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文化。

进入世纪千年之交,芜湖市人民政府广纳民意,动迁让址,辟建鸠兹广场,提供市民文化休闲。广场融休闲于湖天一色,承文脉于观光赏景。广场内主题雕塑将芜湖各个重要历史阶段的典故和史实,展现在世人面前,尤其是广场中央的巨型青铜雕塑“鸠顶泽瑞”,更是用写实和夸张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鸠”为主体,件件形态各异,个个栩栩如生,给人以不尽遐想、思索。

艺术的张扬感染,千古放飞……

“鸠”及鸠兹,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鼓舞人们不断向前进。


6 鸠兹文化的核心要义

关于什么是鸠兹文化的核心,可以概括为5句话10个字,即是:美好、和谐、勇敢、坚忍、奋进。

美好:鸠兹文化的物化典型鸠与凤凰一样,是美的集合、美的化身。从发生美的角度看,其融合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美的因素不断被发现、选择、采纳、综合和被升华的过程,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审美过程。从形式美的角度来看,符合对称、平衡、虚实、参差、多样统一等形式美法则,其色彩鲜丽,形状悦目,姿态雅致、活泼、轻灵、奔放,雄健、浑朴、昂扬,堪可称作是美轮美奂。

再从内涵美的角度来看,鸠与凤凰一样,具备有祥瑞美、新异美、崇高美等诸多美的特征。人们将求吉利、求如意、求生活富足、求爱情美满的愿望寄托在它们身上。如《山海经》记载的皇娥与白帝泛舟海上,“刻玉为鸠,至于表端”,《诗经》描写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等,不仅反映的是男女之间爱情,更多表达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经》开篇《关雎》之“关关雎鸠”的“鸠”,就是栖息于古鸠兹故城(今水阳江畔芜湖县花桥镇黄池村)一带的水鸟,属于庞大鸠鸟家族的一支。《诗经》开篇《关雎》的创作便源于此。

和谐:如前所说,凤凰不是一种具象的鸟,而是人们意象中以鸟为原型糅合而成的文化图腾。鸠也一样,是以鸠鸟为原型,糅合多种文化元素的图腾符号,属于凤凰图腾“东凤区系”组成部分,其中仅“鸠鸽科”的鸟类就有300多种,这就需要有一种和谐的氛围、包容的胸怀,才能把大家聚集到一起。

鉴于此,“鸠”,又被引申为“鸠(聚)集”之字义。有鸠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相处鸠(聚)集在一起,发展生产,繁衍后代,其乐融融,好不快哉。而古鸠兹邑就是从一个小小的原始部落,通过和谐的文化力量,“鸠(聚)集”发展成为诸侯王国吴国的重镇首邑。

勇敢:鸠是勇敢的,春秋时期发生在鸠兹这片土地上关乎到国家生死存亡的三次“鸠兹之战”,敢于同强敌较量,沙场拼杀,英勇顽强,直到把敌方赶出家门,勇敢捍卫自己的领土和尊严,而被光荣载入史册,世代引以为骄傲和自豪。

坚忍:“泰伯东征”历经千辛万苦,长途跋涉,一路披荆斩棘,战胜恶劣天气和水土不适的困难,同时还要与敌寇作战,终于在东海之滨荆蛮之地建立起鸠(勾)吴诸侯王国,以及越王鸠浅(勾践)“卧薪尝胆”受尽屈辱痛苦,以韬晦之计打败敌国,这些真实的事例,无一不是坚忍的结果,闪耀着坚忍不拔的思想光华。

奋进:神话传说中鸠鹰互变,也就是说在鸠的身上有很多鹰的特点。雄鹰展翅,扶摇万里,挟长风乘万里浪,昂扬向上,不断开拓奋进……

文化作为文明的生活,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生活从低级到高级、从蒙昧到文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们生活中文化的含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

文化与精神息息相关。文化孕育精神,精神是文化的内在体现。

研究和弘扬鸠兹文化,就是为了进一步发扬芜湖城市精神,开放、诚信、务实、创新,励精图治,奋力拼搏,把我们芜湖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

2、《钦定春秋传说汇篆》: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出版

3、《军事辞海》:中国军事科学院与浙江教育出版社共同组织编纂出版

4、《说文》: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许慎著

5、《二十一史方舆纪要》:清朝初年顾祖禹撰

6、《今县释名》:荆州市方志办编

7、《芜湖县志》:芜湖市方志办编

8、《楚文化志》:张正明等编纂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9、《汉书》:东汉时期班固编撰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

11、《华夏文明延伸之谜》:周永亮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

12、《古本山海经图说》:马昌仪编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0年出版

13、《伏羲考》:闻一多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出版

14、《史记》:汉代司马迁编撰

15、《论文》:明代袁宗道撰

16、《帝王世纪》:东汉皇甫谧编撰

17、《庄子》:战国时期庄周撰

18、《诗经编注》:武振玉编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出版

19、《离骚》:战国时期屈原撰

20、《高唐赋》:战国时期宋玉撰

21、《后汉书》:南朝时期范晔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