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翠明园听绿
一
因为期待,才会前行;唯有倾听,才能相伴。金秋十月,有着半城山半城水质感的江城芜湖美不胜收。我是跟着几朵云彩前行的,一路分享江城九华中路多汁的景色、更兴路多味的诱惑。等到云朵倏然谛听泉水的禅意,钤印廊榭的爱恋,沉醉于桂花的醇香,我知道,位于芜湖市中心城区铁山与凤凰山之间的翠明园到了。
山高不高,也许与视角有关;园深不深,肯定跟大隐于市密切;林密不密,则跟德政相连。而翠明园习惯于低调,甚至怀抱满园的桂花香也不改初衷。对,是灵动的云朵泄露了天机。这里,线装的云朵修补着天空,玲珑而典雅的仿古园林,仿佛刚从鸠兹生态册页中析出,纤尘不染。站在它面前,我内心无比的安静、圣洁,就连每一声呼吸,都畅饮着醇厚的桂花香。
闻香识自然,动墨会君子。于1983年国庆节开放的翠明园,面积10.8亩,延山引水,挽风留景,仿佛是10.8万吨忠实的山水执念,后倚大赭山,右接铁山,前拥凤凰山,入三山环抱,布施绿荫的咏叹,勃发优美的景色与优美的风光,将一座具有典型江南特色的仿古园林演绎得淋漓尽致。园内的建筑特色鲜明,树影婆娑、光影斑驳,亭台轩榭构成一幅园林山水画,传统山水和建筑交相呼应,浓厚的古典气息扑面而来。浸染精巧玲珑轩、亭,漫步古色古香的廊、桥,我动用十万顷春风,来阐释花间词、林中意,滋生十万吨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
秋和景深,桂花如飞马。每一朵桂花,都藏有一段星星的歌谣。翠明园宛如翡翠镶嵌在芜湖中心城区——镜湖区的瑰宝,不仅是巧夺天工的园林杰作,也是桂花树云集的自然天堂,承载着山水公园的重要使命,维持着城区生态平衡,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融的理想之地,更是游览观光的最佳目的地和谈情说爱的理想打卡地。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刻感受传统生态伦理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完美结合,感受那份独特的魅力和力量,看到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丽画卷。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翠明园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守护一园桂花香的洁净地,一群群无私奉献的守护者、志愿者挺身而出,他们以坚定的信念、无限的忠诚、无悔的追求,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满园的绿荫,守护着一园安宁,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生态文明建设之歌。
时间是唯一没有野心的批评家。翠明园是芜湖无数风景园林、绿地的缩影。芜湖的风景,以点带面,以线串珠成链,处处皆景;芜湖的名胜,饱含源头的滋养,“五水共治”更具“鱼米之乡”丰韵与江南味道。芜湖“两山”转化,以民为本,正奔跑在“森林城市”的幸福跑道上,形成了共创、共建、共育、共治、共享特色“创森”模式。如今的芜湖,居民望得见青山绿水,闻得到鸟语花香,留得住美丽乡愁。森林城市的创建绘就了芜湖蓝绿相间的生态基底。
二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自然与人文之美是翠明园的独特魅力。金秋时节,桂花香最可人。想想也是,赠人鲜花,手有余香。在这里,平凡而奇特的桂花树所彰显的,远不止平凡所能包容和承受的,起码在心底构建安全屏障,为江城人民带来无限生机、安全感和美誉度。灵性的桂花树都有血有肉,像坚韧的母亲,守着共融里的亲切和惊羡里的目光,挺立在翠明园,为江城谱写出蓝绿传奇。仿佛打开一本生态蝶变史册。难怪在秋日的翠明园,钟情最是森林情,浪漫最是桂花香。
有选择时,选最好的;没选择时,尽力做到最好。翠明园桂花树不曾闲。不错,茂盛的桂花树拥有足够的仰望,但桂花树花开的方向却是喜悦的方向,更是坚贞的姿态、婉约的倩影,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和雍容,迷恋翠明园的深邃,足以盛满示江城山清水秀的盛情、柔媚和缩影。美丽不一定在远处,就在我们的身旁。想比樟树、广玉兰等高大常绿乔木,桂花树谦逊许多,但它用宽阔的胸怀、顽强的生命、紧密的团结、柔韧的秉性,坚守着翠明园生机、豢养着馨香、呵护着生态、美化着江城、感化着人们。
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占地10.8亩的信仰,梅兰竹菊都用梵音加持过。每一棵桂花树上都住着人间大爱。江城翠明园就是一个宁静的发光体,在大赭山西麓以低调的身姿,点燃了无尽的秋色。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径,走进世外桃源的闲趣和雅致。古色古香的廊榭通往幸福的深处,郁郁葱葱的桂花树、香樟树、广玉兰、杉树,争先恐后远观赭山叠翠,近听泉水叮咚……桂花树是翠明园栽种的希望,显现无限活力和生机,也向所有人敲响“只争朝夕”的警钟。桂花含羞地绽放,除了馨香,是否暗示着我们:把握现在,才有未来!人的一生也是一样,最重要的事情是当下的事情,最重要的时间是当下的时间,最重要的人便是当下与你在一起的人。翠明园园景主要以荷花池为中心而设,手握生命根部的扎实,与大赭山异禀的天赋、凤凰山圣洁的图腾,把太阳与月亮,拨成万物的生物钟。池东边有泉水叮咚流淌,注入池内,常年不枯,泉水名为“鸣泉”。沿着一滴水拥有的策马扬鞭,我们山重水复地呼唤,把桂花香散养在翠明园,以十万吨绿意勾兑人间仙境。池南边建有千姿百态的假山,携带浑身桂花香,沿着各具特色的小径攀登至山顶。桂花香兴许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有两件事我们不能不做:一是从现在做起;二是停下来看看自己是否拥有一份好心态。把握现在,从现在做起,幸福就时刻伴随我们,通往幸福的过程越艰难,抵达终点的喜悦才会越强烈。随性走,就是洒脱。假山下有两三处石涧,供人穿越,荷花池上建有曲桥,铺有木板桥,穿梭其间,不觉情趣盎然。正谓:如果迟疑,可能会完成一个梦;如果播种,可能会完成一个梦想。
世界上最美的一件事是,当你拥抱一个你爱的人时,他竟然把你抱得更紧。江城以满腔热情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譬如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植物、打造生态城市名片等,弘扬传统文化,以生态为脉书写绿韵江城新篇章,为自然生态增添文化底蕴,不仅增强了认同感、自豪感、获得感,也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
嬗变不是引人注目,而是令人难以忘怀。秉持敬畏之心,将生态保护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置身翠明园,好一派园林风光,穿行其中,流连忘返。我听到了城市轨道奔流的舒适和浪漫的节奏。翠明园二百米开外,高架的轨道1号线环绕着凤凰山、铁山、大赭山,锦绣而来,逶迤而去。来往穿梭的单轨车仿佛开往童话世界。全长30千米的1号线,沿线绿化总面积高达近20万平方米。与翠明园咫尺之遥的安师大附中站点附近,就是花的海洋、绿的世界。即便在翠明园,我也能听到江城另一种四季花开的声音。这种绿,必须要用心听。你知道的,我所说的不是绿的静态与修辞,而是增绿的传奇、护绿的漫笔、管绿的坚韧、用绿的灵动、活绿的价值。我所听到的绿,是从高架轻轨下绿地出发,翻阅江城奔跑的美景、灵动的气象和温暖的人文历史。
此刻,我在翠明园徜徉,眼前的绿漫过心间。我听到了城市的脉动,听出一座城市秀美的外观和深刻的内涵。比如,一望无垠的月季,沿着一号线肆意释放着五彩缤纷,挥舞着艳丽,为来往穿梭的单轨车歌唱。从1号线安师大附中到方特一期,月季花海成为中心城区最美的景观风景道,独特的生态文化内涵构建单轨的和音与生活的福祉,开出了心中的青山绿水!与1号线垂直交叉的2号线一期,沿线栽种了大片深红的矮牵牛、金黄的万寿菊、热情的“一串红”,还有美丽的金盏菊、美女樱……随着季节变换,会更换雏菊、姬小草、矮牵牛、美女樱、欧石竹、一串红、非洲万寿菊等多个品种草花,近百万盆的容量,足以把市民的目光抬高三分。增绿的大手笔抒写出中心城区的环境面貌,给市民带来赏心悦目的流线、流连忘返的景观体验,为城市更新、品质提升献上花海的祝福。
位于1号线、2号线一期交会之处的鸠兹广场,很多墩柱上“搬”来了“芜湖十景”主题水墨画。无论是赭塔晴岚、镜湖细柳、赤铸青锋、玩鞭春色、双江塔影,还是天门烟浪、西山灵石、马仁云壁、陶辛水韵、褐山揽胜,这十个盛景无不以绿为底色,尽情呈现人文芜湖韵味、灵动江城诗意。遍地的绿意,与蓝天、白云、乡愁对接融合的美学,一万种娇娆加持一万吨寂静,咀嚼称心的肥美。当我聆听芜湖绿,一望无际的星辰涌动着芳菲,像马仁奇峰的索引,活成星宿的事物摊开温馨的小令。细腻的晨色、粗犷的劲风,装饰生态的庄严与勇敢。万顷鲜花的芬芳加持一望无垠的莺歌燕舞,从连片保护的生态系统,从翠明园开始,为芜湖点亮春天的海拔。
灿烂的一页总在历史最美的段落翻开。任何令人向往的地方都不会有捷径。即便有捷径,也是由“破山开河”转化为“源头活水”。近年来,芜湖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出硬招、动真格、下大力,把增绿扩绿的主攻方向转到重点攻坚和内涵挖潜上,国土绿化行动抬高了江城额头。“创森”常态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单位、进村庄、进医院……在人们心中种下了植绿、爱绿、护绿、管绿、用绿的种子。从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到生态修复、建设生态廊道,弹奏一曲曲高山流水,绿荫是一望无际的排比。构建“城市绿道、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小区绿化”四级城市景观体系,相继建设了汀棠公园二期绿化景观、政务文化中心绿廊景观、西湖湿地、朱家桥尾水湿地一期、二期公园、十里江湾人民公园绿化景观等数百个公园、湿地、绿地、景观带。尤其是在城乡组团结合部、城市出入口、重要节点或城市交通干道,建成一批达1000余亩的城市生态绿地,营造了优美的城市生态园景观。千年古城幸福的光阴,更似一本厚重的史册,纵然只是一瞬间的翻阅,相信您回望时,也将是一生一世的荣光。
融入是最美的追求。在江城,灌木林、活立木、林地,乃至四旁树都挺拔为春天的词根。时光在泥土、乡愁和绿荫中聚焦,山水林园草共生,护绿是江城永恒的动词,打败了所有修辞。芜湖建设愈来愈多的绿道,串起城市道路、公园道路、非机动车道、路侧绿带、滨水绿带,形成绿道网络,为群众提供自然观察、亲近水体、健身骑行、湿地科普等休闲、文旅、康养场所。管绿在画境里写诗,优化升级森林防火网格化聆听爱的间奏,林火视频监控报警设施,高蹈着智慧和科技之光。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护、人工瞭望、防火码验证,一体的监测预警网络,维护了森林安全。无森林火灾是绿意最振奋、最深情的表白!在江城,四处花海,八方水韵,美妙惊艳“破山开河”传奇。文旅融合,时光像飞鸟,无论是突扑着蜂拥而来,还是星星点点散去,都在草木浸淫下,变得清幽淡然,仿佛带着翅膀的灵魂。
四
景美,心情就好。优势也想,岁月深情,园林有意,时节如流。莫不是翠明园读懂了人生性情,要把人带到一种无虞的平和中去。步入翠明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园内墙壁上镌刻的“探碧”二字,仿佛是一声温柔的召唤,邀请着游客一同探寻这片绿意盎然的天地。园内建筑风格洋溢着江南特色,灰瓦白墙、花墙连廊,如诗如画。这些建筑不仅巧妙分隔空间,更增加了园林的层次感和深度。翠明园的核心景观当属荷花池。池水清澈见底,荷花亭亭玉立,盛开时美不胜收。池东边泉水叮咚作响,为园林增添了一抹灵动之气。池南边则是一座座千姿百态的假山,游客可沿着小径攀登至山顶,俯瞰整个园林的美景。假山下的石涧更是为游客提供了一种穿越山林的新奇体验。荷花池上的曲桥则让人在穿梭其间时感受到无尽的意趣,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中。
与美同行,唯“绿”方能“出圈”。
眼睛能看到的需要视力,看不到的需要眼光。热土的呼唤与和谐的基因有两条路:一条用心走,叫做梦想;一条用脚走,叫做现实。心走得太慢,现实就会苍白;脚走得太慢,梦不会高飞。近年来,芜湖致力于打造“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翠明园作为其中的一员,不断推陈出新,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座园林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绝佳场所,更是展示芜湖市绿色生态理念的重要窗口。透过这扇窗口,我看到芜湖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好转,交出了一份彰显“芜湖力量”、体现“芜湖担当”的优异答卷:早在2018年,芜湖就已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城市的“含绿量”受到了国家的认可。自此,芜湖不断自我加压,持续发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通过林长制改革推动森林城市发展、通过推进城镇美化、国土绿化推行全域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优先、保护先行着力强化森林资源管护;通过生态惠民、生态为民让全民共享森林城市红利;通过全民共建、宣教并行厚植生态文明文化根基。在芜湖,我们可以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画面。芜湖崇尚生态,用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这些成果为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芜湖路径,为实现“两山”理念转化提供了芜湖经验,为促进安徽、长三角生态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芜湖贡献!
画笔是青山绿水,画卷是生态芜湖。芜湖以“皖江明珠吴楚地,半城山水森林城”规划定位起笔,全面提升城镇绿化水平,创建了愈来愈多的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芜湖深入开展长江岸线生态修复,拆除清场非法码头、修造船厂、非法砂点,腾出滩涂陆域面积,释放长江干流岸线近30公里,做到岸线1公里范围内应绿尽绿。同时,高标准打造江湾生态公园、十里江湾、百里绿廊,形成一江碧水向东流的美丽画卷。修复废弃矿山生态,各矿山修复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田则田,建设绿色矿山,其中十多家矿山获得国家级绿色矿山荣誉称号。芜湖的云天,总想不断地打捞绿意。因为绿意,像是遮住了大地飘逸的盖头。云天总想以很中国的方式把它掀开,它的小心思,您是知道的。想象也是,一座城拒绝浮躁,那么多陌生的云怎会消停?熟悉的云天,总会为江城扩写诗意。
草木蔓发,春山有望。芜湖森林覆盖率达到27.3%,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72.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区林荫道路率、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率均不断提高,尤其是水岸绿化率高达90%以上。如今芜湖建成了“山环水绿、绿廊穿梭、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完整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形成了道路林荫化、乡村林果化、城市森林化的城乡绿化格局,渐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佳境!
五
我在翠明园聆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誉,领略江城生态价值和文化魅力。美是永恒的喜悦。美的东西总是与人生持久的幸福和欢愉相连的。借金黄的桂花说出翠明园,借一缕最娇娆的秋风,把翠明园的“园”吹动成簇簇桂花,而一些桂花落在我所景仰的梅兰竹菊之外,更多的,平仄在绵软的金黄之中。那火一般的热情,在依然妩媚的秋风中,温情我的思绪。翠明园的桂花,沾着一些新鲜的露水,抖动一些同样新鲜的鸟鸣,更像是一朵又一朵新鲜的呼吸,让我学会像一尾鱼,在可以深呼吸的翠明园摆动清澈的涟漪。翠明园的暮秋就以这种容颜让我们感受桂花怒放、飞云流泉,怀揣这种内涵让我们体验江城的禅意。秋叶在洁白的目光中各自飘落,滋润着心灵。这轻歌曼舞的桂花香,为除旧布新展现一万种姿势,敞开一万种高度……
毕竟,翠明园是很难隐忍的。即使香樟树把亭台楼榭覆盖了,云朵也会暴露了翠明园的影踪。翠明园是大赭山、铁山与凤凰山谈情说爱之处,更是云朵的歇脚之处。十月的云朵在这里染色,把金黄的霞光洒满人间。桂花不但不藏匿馨香,还试图打磨亭台楼榭。比如,逶迤着凤凰山展翅飞翔的风度,比如赭山上那红色文化的照耀,那八斤八两金印的威严,在这桂花香的滋润之下,亭台楼榭若隐若现。若隐若现是一种美学,尽管云朵与桂花香和盘托出也是一种美学。
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在苍生之上,翠明园坚守、隐忍,没有鲜为人知的秘密。唯一变的,就是不变的无私奉献精神。进出翠明园,伸手可摘的金黄是一种人生哲学,殊不知,这金黄也许是云朵寄存在这里的。你知道,我所说的“金黄”就是桂花的嫁妆,而翠明园里的桂花树是恋恋不舍的。这桂花树像母亲一样,紧紧呵护着大赭山、铁山、凤凰山最美底色,厮守着亭台楼阁的诗情画意,甚至簇拥着泉水的叮咚作响,一池清澈的泉水倒影着桂花的醇香和拔节的良宵,一座小桥伸延着天上人间饱蘸桂花香的情话。我彳亍此间,穷得连兜里掏不出一个新鲜的词语。
翠明园的桂花,这招手的桂花,总是踮着脚,是在呼唤黄金大道的通畅和空灵么?这缤纷的桂花,这竭力绽放着馨香的桂花,这气势磅礴的呼唤都是生态江城,历史最美段落中的点缀么?这满园的景致似乎只受美的支配。看得见的都是美,看不见的才是我们执意要追寻的。正是因为看不见,一层层金黄才在铺满桂花香的浸淫中多姿多彩。在翠明园析出的桂花香:澄明透彻、沁人心脾、仁厚祥和,多么像暮秋时光啊,一点点渗入体内,与虔诚的灵魂合二为一。是啊,每一缕桂花香,都仿佛佩戴着翅膀,从翠明园起飞。摸不到,却可以听见,时光落地的声音。我只在桂花树下聆听桂花的听风低语,园林深处我是不敢去的,因为我怕弄丢了时间,更怕被时间弄丢,以致所有声音到了这里,都积聚成旷远,就连云朵也要变成了金丝一般的诗意缠绕,展示出与众不同的旷远,新的一天便从公园、绿地唯美的时光开始,而江城芜湖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作者:孙凤山)